丨作者:村姑陈

《1》

烹饪食材,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心得。

对待海鲜,四川人和广东人就有着不同的烹饪方式。

川式风味,麻辣热情,能将海鲜烹调出咸鲜热辣的滋味。

广式做法,原汁原味,能将海鲜的鲜美本味,呈现在餐桌上。

地域不同,口味不同,两种做法,孰好孰坏,不好论断。

借鉴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煮白茶,也有点像煮海鲜。

将白茶煮着喝,适不适合加料,加红枣、枸杞、陈皮同煮?目前存在两派的说法。

一派观点认为,加料同煮,会影响白茶纯正的茶香、茶味。

另一派观点则认为,煮茶加点红枣枸杞,更为养生,同时喝着更有味。

不知茶友们,站的是哪一派的观点呢?下面一起来聊聊。

《2》

将白茶煮着喝,可以加料吗?

烹饪,要讲究五味调和,性味相同的食材,方才适宜放在一起同煮。

像是往冰淇淋里加入辣椒,红油火锅里添上甜腻的奶油,这样食材碰撞产生的冰与火之歌,大部分人的味蕾,是无法承受的。

在探讨煮白茶适不适合加料,添红枣、枸杞、陈皮同煮前,先来看一下,它们的性味,是否相同。

性味相同,那一同煮饮,对滋味不会造成太大的冲突。

性味不同,则如火星撞地球一般,难以融洽相处,味道会产生很大的冲突。

煮茶过程中,额外添加的料,红枣枸杞等,性味相同,才是两者可以一同煮饮的前提。

【适合煮着喝的白茶,性味如何?】

将白茶煮着喝,不是所有的白茶,都能适合拿来煮。

白茶之中,当年出产的新白茶,以鲜爽清新风味为主,在没有发生转化之前,是不适合拿来煮饮的,容易煮出苦涩的滋味。

只有经过时间转化之后,上了一定年份的白茶,方才适合煮着喝。

在此基础上,品质好,内质丰富,保存得当,储存转化效果好的白茶,更能煮出好茶味。

白茶不炒青,不揉捻的特殊制茶工艺,保留下大量自然本味,其中就包含着大量的天然活性酶物质,在得到妥当保存的前提下,这些活性酶不断的促使着白茶内质物发生转化。

经过转化之后,白茶能从新茶时期的鲜爽,转化为愈加甘醇滋味。

上了存放年份的白茶,无论是存了一年、两年的陈年白茶,还是存了三年及三年以上的老白茶,其性味,皆是温平甘和,适宜大部分人群喝茶饮用。

【红枣、枸杞、陈皮性味如何?】

按照中医传统的理论,红枣、枸杞、陈皮等,在性味上同属性甘温平之物,与白茶同煮,风味不会产生太大冲突。

红枣:根据中国的草药书籍《本经》中记载,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功能。

枸杞子:性味甘平,有滋阴润肺,护眼明目的功效。

陈皮:性味温,根据《本草汇言》记载,味辛善散,故能开气;胃苦开泄,故能行痰;其气温平,善于通达。有止呕、止咳,健脾和胃功效。

可见,红枣、枸杞、陈皮,都是很好的养生食材,性味与老白茶并无冲突,可以将其煮着喝。

然,可以同煮,不一定意味着适合同煮,这是因为,白茶加这些料同煮,好不好喝,这是另话。

《3》

煮茶清饮,更能品到纯真茶味

将白茶煮着喝,在理论上可以加料同煮,但若品到真正的茶味,还是更为建议清饮。

是的,在探讨煮白茶适不适合加料的辩论上,村姑陈支持的是,将茶清饮。

尤其是遇上品质好的老白茶,在煮茶的时候,加料同煮,对其美好本味,未免是个破坏。

曾经喝过加了料同煮的老寿眉饼,那饼本来就枣香沉沉的寿眉饼,被朋友加了红枣同煮。

茶的枣香,与红枣的香,1+1之下,并没有得出更好的茶味效果。

额外添加的红枣,反而起到了画蛇添足的作用,在茶汤中,被过分甜腻的枣香,喧宾夺主。

那饼寿眉,在干茶时,嗅闻到的是沉郁的枣皮香,加了红枣后,香浓的枣肉全然压住了茶香。

茶汤喝入口,顺滑甜润,但少了份清爽感,而是带着甜腻感。

红枣的加入,使得茶汤中的甜度上升,对血糖偏高的人群来说,就不适宜这样加料喝茶养生。

这样煮出来的茶汤,不能说其不好喝,若是偏好甜食的朋友,反倒会觉得其更有滋味,但其实上,这就并非寿眉本身的纯正茶味。

若是偏好红枣煮出来的甜,可以另煮红枣枸杞养生汤,反倒是更佳的体验。

就像烹饪海鲜一般,在食材够新鲜,品质足够的前提下,简单烹饪,其鲜美本味,是十分难得的。

而若作出麻辣风味,其独具一格的本味,会被红油辣椒所掩盖,成了一种损失。

是以,品茶,清饮为妙。

《4》

漫谈喝茶清饮的茶文化

喝茶清饮,是自明代以来,主流提倡的品茶方式。

明人沈德符《野获编补遗》中对此记述: “今人唯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沦便暖,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这样直接用沸水冲泡叶片的沦饮方法,不仅大大简化了茶叶的制造与品茶程序,并且使得明代对茶叶的内在品质追求更趋向于回归到茶叶的自然本性之美。

明代是我国茶文化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其中很大的原因,正是在于简化了制茶工序和品茶方式,让更多的平民百姓,喜欢上喝茶品茶这一雅事。

明代以前,人们制作茶叶,将茶叶制作成龙团、凤饼,并在其中掺杂香料,在喝茶时,还有着不少的考究。

在饮用这些茶饼压制而成的团茶时,饮茶的方式,以煮饮或冲点为主,饮茶过程较为繁琐。

是以,关于喝茶,明代以前,限制于士族大夫、文人雅士、禅门寺院等阶层。

明代以后,茶文化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成为普通百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简化喝茶方式,是茶文化发展的契机。

风格简洁的明式家具,留出了更多空间,以供欣赏,有着隽永的美感。

明代的喝茶方式也是如此,回到质朴的清饮方式,更能注意到茶味本身。

大道至简,留白,是种智慧,喝茶也是如此,清茶的美,是无限的。

时至今日,喝茶的方式,变得更为广泛。

方便快捷的袋泡茶、都市时尚的奶茶、地方特色的擂茶、保健功效的姜茶、桂圆茶等……

喝茶的选择,丰富多样。

但在传统的六大茶类中,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越是品质好的茶,在品茶过程中,越不适宜加料。

品质越好的茶,清饮为上,加料同饮,是对好茶的浪费和破坏。

是以,对于风味简朴的白茶,无论是冲泡,还是煮饮,均建议细品其纯正茶味。

《5》

煮白茶,观赏壶内的片片茶叶,在盈盈茶汤间,沉浮飘舞。

若此时,投一两片干红枣,或是添些陈皮同煮,反倒是搅了这幅清简韵味的画面。

简简单单,细品一杯清茶,透过素朴的茶味,更能品到茶的真滋味。

好茶,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饰。

好茶的美感,添一份则减,修饰反倒对其无益。

是以,遇上好茶,更建议将其清饮。

白茶。清品。别无事。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