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这是著名导演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里面的经典台词。

他可能想不到的是,一贯让人觉得“大限将至”的临期食品现在不但涅槃重生,而且成为资本青睐、众人想进入的一门好生意。

精致省,精准锁定年轻人的钱袋

大爷大妈组团抢菜,小哥哥小姐姐拼单临期。

顾名思义,临期食品指的是临近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之内的食品。

在北京年轻人都喜欢的时尚打卡地标之一三里屯,临期食品成为年轻人手里走俏的商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和便利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事临期食品供应的超市好特卖(HotMaxx),年轻顾客们络绎不绝。

这里不但有化妆品、面膜、洗护等日化用品,货架上陈列着各式饮品和零食,而且每个产品的价签上多了醒目的标注——经销商建议零售价格××,而实际销售价格往往是标注的一两折。

根据公开资料,临期商品的特卖店正在以品牌化、连锁化的形式迅速在全国各地铺开。例如,好特卖从2019年至今已融资4轮。2021年3月,成立于天津的食惠邦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惟一资本领投。2021年4月11日,以售卖临期商品为主的南京折扣超市小象生活宣布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愉悦资本领投。

年轻人对临期食品的喜爱也溢于言表:“100 元能买到6瓶巴黎水、6瓶星巴克咖啡、1L 装的进口果汁,哈哈,这样的物价感觉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两个刚刚购物结束的消费者对记者说。

“我们的主要消费人群都是年轻人,和80后消费者们相比,90后甚至更年轻的消费者们是一群拥有多元消费观念的群体。精致消费主义在年轻人中盛行,给我们带来了商机。年轻的消费者们因为要消费的项目太多,例如电子产品、名牌包、潮鞋,但是他们不追求名牌,只要质量没问题,精打细算购物是他们推崇和认可的一种聪明的、精致的、节省的生活方式。”小象生活的创始人兼CEO 粟海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粟海辉认为,临期尾货其实是一门古老的生意,不论是品牌方还是渠道商们早有一套处理临期商品的做法,很多超市也会专门设立临期保质期商品货架,但随着新消费场景的搭建,临期产品触达消费终端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年轻人获得消息的渠道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强,因此让尾货超市重新组合了价值链条,匹配了新需求,获得了新生。”粟海辉说。

百亿风口和与时间赛跑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按照业内通常会产生至少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会突破3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显然,临期食品领域成为巨大的风口,但从事临期食品就能赚到钱吗?

按照我国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规定,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已经说明或不必说明的特有品质”。

国外对于保质期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根据国际法典委员会制定的《预包装食品标识法典通用标准》的规定,食品标签上应该标注“最短保存期”(Date of Minimum Durability)、“出售截止日期”(Sell-by-Date)、“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和“此日期前食用”(Use-by Date)。

目前,业内对于临期食品的界定,并没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只有各省区市出台的相关地方性管理规定。

一位食品供应商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商超和电商平台通常会拒绝接收保质期过了2/3的国产食品和保质期过半的进口食品,个别商家的标准甚至更为严苛,要求商品的保质期要在1/3时间段之前。

“虽然这个行业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与时间赛跑的压力也很大,临期商品可售卖时间很短,行业拼的是资源和信息效率。”粟海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食品从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再到消费者手上,需要经过一系列流通环节,每一环节都顶着保质期的压力在赛跑。而临期食品由于被打上“即将到期的标签”,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再经过层层传导,非常容易让临期零售商们变成“接盘侠”。抗风险能力弱,也是这个行业一直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竞争环境和国外完全不一样,现在临期食品从烫手山芋变身为市场新宠,行业貌似不看规模、没有门槛,很容易进入,但更容易砸在手里。而且,只要是一门好生意,就有无数的资本和创业者涌进来。现在业内做临期超市的越来越多,根本没有时间慢慢去做。所以我们也在尝试,希望通过供应链利益的重新分配来为企业找到新出路。”粟海辉透露,他们计划第一个阶段做临期尾货,用品牌商品天然价格低的优势作为切口吸引消费者;第二个阶段则要加入很多工厂货,“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3期)

2021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